<object id="ujg27"></object>
  • <p id="ujg27"></p>

    <pre id="ujg27"></pre>
  • <table id="ujg27"><option id="ujg27"></option></table><acronym id="ujg27"></acronym>
    您好,歡迎來到 i 北方網官方網站!
    • 登陸企業郵局
    • 返回首頁
    • 加入收藏
    • 手機站
    ####.##.##
    i北方網官方賬號
    當前位置:首頁>調查

    AI時代,我們該培養什么樣的人

    來源:現代教育  發布時間:2019-12-14  瀏覽:44429  字體【 【關閉】
     

    在未來10年到20年,人工智能將取代一部分人的工作,這種現象現在已經開始顯現。根據牛津大學的調研報告,美國人現在從事的工作47%將會被機器代替。美國勞工部報告指出,現在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,以后要從事的工作65%目前還不存在??萍甲兏锝o社會和人類生活方式帶來的巨大沖擊,無疑對教育產生了巨大的挑戰。

    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,教育是要熱情擁抱還是審慎對待?
    面對不可阻擋的科技變革,教育將產生哪些真切的變化?
    面對“與機器共舞”的時代,教育要培養怎樣的人?
    12月8日,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六屆年會在北京舉行,專家學者就“科技發展與教育變革”進行了深入的研討。
    要用人工智能挖掘學生內在潛力
   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、山東省教育廳原副廳長張志勇認為,機器永遠是人類的工具,人工智能時代要重新定位人類教育的根本任務??萍歼M入教育領域是更好地賦能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,而不是取代教師的工作。
   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、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顧明遠在演講中談到,“人工智能+教育”目前僅局限在城市,人工智能使得個性化學習成為可能,但這在農村還沒有實現。
    他認為,將人工智能投入教育,需要處理好幾個關系:
    第一,目的和手段的關系。目的還是要培養人,提高教育質量。使用技術,是為了培養人、立德樹人。
    第二,處理好優勢和風險的關系。技術可以促進教育的發展,但我們也需要意識到大數據可能會帶來的侵犯學生的隱私的問題,同時也會帶來家長和學校的矛盾和沖突。
    第三,處理好傳統和現代的關系。有了信息技術以后,傳統的教學方法仍然需要。
    他認為,未來,城市里有條件的學校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、大數據來改變人才培養的模式,但最關鍵的是要充分認識學生的內在潛力。同時要把優勢的教育資源輸送到農村去,提高農村的教育質量。
    民進中央副主席、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朱永新認為,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有兩種可能性:一是成為人的異化的工具,二是成為人的成長的工具??茖W技術同樣可以成為推進教育公平、關注個性發展、讓每個人成為更好的自己的助推器,實現“有教無類”的教育公平理想。
    用最前沿的科技點燃學生內在動力
    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、機器人與未來教育中心主任蔣里介紹,華爾街在十年里用工人數減掉了一半。根據牛津大學的調查報告,美國現在的工作未來47%會被機器代替。美國勞工部的報告指出,現在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,以后要從事的工作65%目前還不存在。
    “這無疑給教育行業提出了巨大的挑戰,你還不知道靶子在什么地方?!笔Y里博士說。
    蔣里認為,人工智能對現在人類的“威脅”是未來10年到20年。也就是說,現在的中小學生有可能一進入社會,就被機器人代替。我們該如何準備?對此,蔣里有兩個觀點:
    “第一,不要與機器人在它擅長的領域競爭。舉個例子,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跑步特別快,比汽車還快。因為跑得比汽車還快,是沒有意義的。與此相似,我們訓練孩子的計算能力很重要,但是要追求比計算機還快,也沒有意義?!?/span>
    “第二,不要把學生當成機器人訓練。我們處在知識爆炸的年代,20年后,我們人類的知識會增長20萬倍。20年前的1999年,軟盤的容量是1.44兆,而現在的硬盤已經超過2T,已經超過100萬倍了?!?/span>
    蔣里介紹,為了讓學生面對未來的人工智能世界,斯坦福大學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人工智能思維,它包括三個方面:了解人工智能的運作方式、把自己和人工智能區別開來、知道自己和人工智能如何協作。
    “具備了人工智能思維,你才能分得清哪些是人應該培養的能力,哪些是機器要培養的能力?!笔Y里說。在他看來,人工智能思維是未來社會的常識,人工智能思維教育在中小學階段和數學一樣重要。我們有必要讓孩子提前10年到15年,接觸到世界最前沿的科學技術,包括人工智能、機器人、設計思維。用最前沿的科技去點燃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,培養他們成為引領未來的人才。
    建立人機融合的教育新業態
   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、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志勇談到,人工智能時代要重新定位人類教育的根本任務。他認為,科技進入教育領域是更好地賦能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,而不是取代教師的工作。張志勇分享了六個觀點:
    一是教育將進入“人機協同”時代。人類教育技術的革命將大力促進學校教育技術形態的轉變:“去人工化”。這里的“去人工化”,是指學校教育將實現人與機器的分工與協作。該交給機器的就交給機器,該機器輔助的就讓機器輔助,該教師自身充分發揮作用的領域就由教師承擔。
    二是教育將重構人和機器的關系。教育進入“人+機器”時代,意味著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全面應用,這種人機融合式教育,需要重構人和機器的關系,建立人機融合的教育新業態。好的人機融合教育具有四個特征,即技術簡便、人機友好、省時省力、優質高效。
    三是機器永遠是人類的工具??萍歼M入教育領域,從根本上說,是更好地賦能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,而不是取代教師的工作。
    四是人工智能時代要重新定位人類教育的根本任務。知識的學習、訓練與掌握將退出學校教育的中心舞臺,德性、情感、創造將成為人類教育的終極使命。
    五是要尊重教育的技術倫理原則。教育技術的革命,要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,維護教育正義,要有利于解放教師和學生的創造性,而不能損害兒童的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,更不能奴役兒童的發展。
    六是警惕“教育信息化悖論”。教育的信息技術革命既可以縮小區域、城鄉、校際之間的差距,也可以擴大相互之間的差距。要防止出現和消除教育的數據鴻溝,國家必須加強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,全面提高經濟欠發達地區、鄉村學校、弱勢學校的教育技術革命的能力。

    責任編輯:李斌
    關于我們 | 聯系我們 | 廣告報價 |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
     Copyright © 2016-2020 ibeifang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技術支持:大旗網絡 
    商務合作:139-4719-0357 蒙ICP備18006029號-1  營業執照  網址:www.shuaijiangjx.com 投稿郵箱:szj@ibeifang.com.cn
    版權聲明: i 北方網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, 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  違法和不良信息 暴恐音視頻舉報 電話:156-0471-1144
    亚洲午夜精品